脚气,医学上称足癣,又称“香港脚”,是发生于脚趾缝、足底皮肤的真菌感染。
这类疾病不仅可自身传染,也可能传染给别人。如果治疗不积极,搔抓后极易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,如手癣、体癣等,更严重的是,搔抓会导致局部细菌感染,蜂窝组织炎等,可谓后患无穷。
脚气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1、糜烂型
表现为脚趾部潮湿发白,有脱皮现象,剥去表皮后露出鲜红潮湿糜烂面。
2、水疱型
在趾缝、脚底及两侧出现成群或分散的水疱,疱破后露出糜烂面,或继发感染形成脓疱。
3、鳞屑角化型
在足底有成片的脱皮区,日久后皮肤粗糙增厚,到了冬季常裂开、疼痛、出血。
脚气的治疗方法很多,规范的治疗应该是先进行专业的真菌镜检,确诊是否真菌感染,再针对不同的病源菌、不同的症状、不同的部位进行规范的、连续的治疗。
如何预防脚气?
1、要想预防脚气,做好足部的清洁十分必要,破坏真菌良好的滋生环境,稀释脚部真菌附着的浓度,可以很好的预防脚气的产生,而且每天热水洗脚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一天带来的疲惫的身心,同时也能放松心情。
2、保持足干燥,足趾间扑足粉,勤换洗鞋袜,选择鞋袜通气良好。选择宽松的鞋子,尖头鞋会使脚趾紧紧地挤在一起,脚趾之间无法通风透气,很容易产生脚气。
3、如果其他地方也有癣病,要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癣如体股癣、头癣、手足癣,宠物也可能有癣病。
4、尽量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,热水烫虽然一时爽,但也会刺激皮肤,让皮肤更干燥。
5、及时清洗鞋子。当鞋子穿过以后,汗渍会留在鞋里,形成一个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,产生真菌,所以,鞋子要经常清洁。并且要及时更换鞋垫,如果已经磨损,要注意及时更换,及时淘汰。
6、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不要穿别人的鞋袜或使用别人的毛巾,真菌往往通过这种途径传染。